


为进一步增强防震减灾意识,提升全校师生避险减灾意识和自救、互救能力。2025年3月6日、3月7日,学校在白天和夜间两个时段,分别组织开展了教学区域、学生公寓区校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。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模拟真实地震场景,检验学校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,确保师生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、有序、安全地撤离,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对师生造成的伤害。党委委员、副校长施荣到场指挥。
为了确保演练活动顺利进行,学校成立了应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,制定了详细的演练方案,召开专项部署协调会,明确了演练流程、人员分工和注意事项等,并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,密切配合,确保演练安全、有序、高效。
活动前,各班级召开了主题班会,通过图片、视频和案例分析,向学生们讲解了地震成因、危害、应急避震和疏散方法,熟悉疏散路线和地点。学生们认真听讲,积极互动,为演练做好了充分准备。
随着“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开始”的指令下达,演练正式开始。全体师生迅速进入应急状态,教室和公寓内的学生分别在老师和公寓辅导员的指挥下,就近躲避在课桌下、床铺下或承重墙的墙根、墙角,用单手或其它柔软物品等保护好头部,降低身体重心,进行紧急避险。30秒后,疏散警报响起,学生在班主任和楼层引导员的指挥下,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,弯腰低身、双手护头,快速有序地向安全区域撤离。
两次演练全体师生均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,快速、有序撤离到指定的安全区域。整个过程,师生们沉着冷静,动作规范,有序疏散。到达安全区域后,班主任清点人数,并向演练指挥长汇报情况。演练过程紧张有序,用时较短,达到了预期的效果。
演练结束后,施荣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点评。他充分肯定了师生们在演练中的表现,并指出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全体师生要以此次演练为契机,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,熟练掌握逃生技能,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。
此次演练不仅增强了防震减灾意识,也提高了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。学校将继续秉承“生命至上,安全第一”的理念,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,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活动,筑牢校园安全防线,为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