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3月12日-14日,化工学院副院长任小娜带领化工专业教师团队,赴酒泉市多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调研洽谈,旨在深化校企协同创新,推动科研成果转化,助力地方产业升级,此次走访涵盖现代农业、新材料和中医药三大领域。
首站任小娜一行来到甘肃亚盛绿鑫啤酒原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。作为甘肃农垦集团旗下专精特新企业,该公司深耕啤酒花种植及初加工领域,产品长期供应青岛啤酒、燕京啤酒等龙头企业。企业负责人介绍,尽管依托甘肃农业大学技术团队在土壤用肥方面取得突破,但当前仍面临除草剂科学施用、种植工艺优化等瓶颈。任小娜副院长提出,学院可联合企业构建"土壤改良-精准植保-加工工艺"全链条技术攻关体系,重点针对河西走廊干旱区土壤特性开发专用有机肥。双方还就建立"教师实践工作站"和"学生实训基地"达成意向,计划通过联合申报省级重点研发项目,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。
在西郊工业区甘肃旭碳新材料有限公司,校企双方围绕石墨烯技术应用展开深度探讨。这家专精特新企业专注石墨烯加热设备研发,产品涵盖加热毯、新能源充电桩等。企业技术总监坦言,当前面临散热材料性能优化、充电桩防腐处理等"卡脖子"问题。学院新材料专业团队提出三大攻关方向:开发石墨烯复合散热涂层提升设备稳定性,研制耐候性石墨烯防腐材料延长充电桩使用寿命,以及优化导电材料配方提高充电效率。任小娜提出,学院将整合机械电子、材料工程等多学科资源,组建跨专业攻关小组,力争与企业携手共同实现关键技术突破,并推动成果在企业生产线落地转化。
调研最后一站来到酒泉市神舟药业有限公司。这家从事中药材初加工的小微企业,虽具备200余种中药切片生产能力,却受限于工艺落后、市场渠道狭窄等因素,发展陷入困境。学院生物制药专业教师现场诊断发现,企业存在炮制技术粗放、产品附加值低等突出问题。团队提出"传统工艺标准化改造+药食同源产品开发"双轨解决方案:一方面引进微波干燥、低温粉碎等现代设备提升加工精度;另一方面开发中药养生茶饮、药膳包等衍生产品。任小娜表示,学院将组织师生团队驻企开展技术帮扶,同时对接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,助力企业实现“小而精”特色发展。
?此次系列调研通过对酒泉市域经济发展的精准定位,建立“企业出题、院校解题”的协同创新机制,将专业建设深度嵌入产业链需求,是学院在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迈出的重要一步。。任小娜副院长表示,未来将形成常态化校企互访制度,重点建设啤酒花种植、石墨烯应用、中药加工三大产学研平台,推动教师科研课题来自产线、学生实训扎根车间、企业难题化解于校园,真正实现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。
任小娜等一行甘肃亚盛绿鑫啤酒原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考察交流
任小娜等一行在甘肃旭碳新材料有限公司调研交流
任小娜等一行在酒泉市神舟药业有限公司调研交流
审核:孔祥波